GB 14591-1993是我国针对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,由原化学工业部提出,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。该标准自1994年6月1日起实施,规范了聚合硫酸铁产品的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,适用于饮用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用聚合硫酸铁的生产与质量控制。
产品分类与指标要求
1. 产品分类
按形态分为液体(I型)和固体(II型)两类
按用途分为饮用水处理级(A类)和工业废水处理级(B类)
2. 关键技术指标
(1)理化指标:
全铁含量:液体≥11.0%,固体≥19.0%
盐基度:8.0-16.0%
密度(20℃):液体≥1.45g/cm³
不溶物含量:液体≤0.5%,固体≤1.5%
(2)卫生指标(A类专用):
砷(As)≤0.0005%
铅(Pb)≤0.001%
镉(Cd)≤0.0002%
试验方法规范
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检测方法:
1. 全铁测定:重铬酸钾滴定法(GB/T 14591附录A)
2. 盐基度测定:氢氧化钠滴定法(GB/T 14591附录B)
3. 重金属检测: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
4. 密度测定:比重计法(20±1℃条件下)
质量验收规则
1. 抽样方案
每批产品按5%随机取样,最少不少于3桶(袋)
混合样品量不少于500g(液体)或300g(固体)
2. 判定规则
关键指标(全铁、盐基度)任一不合格即判整批不合格
次要指标允许复检一次
3. 包装要求
液体产品用聚乙烯塑料桶包装,净重25kg/桶
固体产品用内塑外编袋包装,净重25kg/袋
需标明"腐蚀性物品"标志
应用技术要求
1. 储存条件
液体产品保质期6个月,避免阳光直射
固体产品防潮储存,保质期12个月
2. 使用规范
饮用水处理推荐投加量10-50mg/L
工业废水处理根据水质调整(通常50-200mg/L)
标准实施意义
1. 质量保障:统一了产品技术门槛,确保水处理效果
2. 安全控制:严格的重金属指标保障饮用水安全
3. 行业发展:促进生产工艺标准化,推动行业技术进步
现行有效性说明
(注:该标准已被GB/T 14591-2016替代,但部分老企业仍沿用1993版指标。现行2016版主要调整了盐基度范围(9-14%),增加了汞指标要求,并更新了检测方法。)
本标准的制定实施,为我国水处理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,对保障饮用水安全、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结合新版标准要求,持续优化产品质量。